前言
当时看到这妖怪就觉得与众不同,仔细一看是三只眼睛:
可能大家第一反应是:这不会是二郎神转世成妖怪了吧?
但其实不然,原作中二郎神并非三只眼,甚至名字也仅为杨二郎而非杨戬,来看下比较有代表性的原作片段。
为何非二郎神
首先,受86版西游记影响,“三眼”形象深入人心,但翻阅《西游记》原著,却并未提到二郎神有“三眼”。
原文描写二郎神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样貌:
第六回的诗文:
仪容清俊貌堂堂,两耳垂肩目有光。
头戴三山飞凤帽,身穿一领淡鹅黄。
缕金靴衬盘龙袜,玉带团花八宝妆。
腰挎弹弓新月样,手执三尖两刃枪。
斧劈桃山曾救母,弹打鋋罗双凤凰。
力诛八怪声名远,义结梅山七圣行。
心高不认天家眷,性傲归神住灌江。
赤城昭惠英灵圣,显化无边号二郎。
再来看对于“眼睛”神通的描述:
二郎圆睁凤眼观看,见大圣变了麻雀儿,钉在树上,就收了法象,撇了神锋,卸下弹弓,摇身一变,变作个雀鹰儿,抖开翅,飞将去扑打。
并未有三眼描写。
再来看追击之时:(二郞)即纵身驾云,起在半空。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,与哪吒伫立云端,真君道:“天王,曾见那猴王么?”天王道:“不曾上来。我这里照着他哩。”……李天王闻言,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,呵呵地笑道:“真君,快去!快去!那猴使了个隐身法,走出营围,往你那灌江口去也。”二郎听说,即取神锋,回灌江口来赶。
可以看到杨二郎在照妖镜的帮助下才找到悟空,而非第三眼。后续太上老君“助攻”才擒得悟空:
菩萨道:“你有什么兵器?”老君道:“有,有,有。”捋起衣袖,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,说道:“这件兵器,乃锟钢抟炼的,被我将还丹点成,养就一身灵气,善能变化,水火不侵,又能套诸物;一名金钢琢,又名金钢套。当年过函关,化胡为佛,甚是亏他,早晚最可防身。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。”话毕,自天门上往下一掼,滴流流,径落花果山营盘里,可可的着猴王头上一下。猴王只顾苦战七圣,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,打中了天灵,立不稳脚,跌了一跤,爬将起来就跑,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,照腿肚子上一口,又扯了一跌。他睡倒在地,骂道:“这个亡人!你不去妨家长,却来咬老孙!”急翻身爬不起来,被七圣一拥按住,即将绳索捆绑,使勾刀穿了琵琶骨,再不能变化。
回到本文,那我们记忆中三只眼的形象是“源于何处”呢?
其实是86版西游记杨洁导演参考了《宝莲灯》及其他神话故事而来。后续的西游记影视作品,出现二郎真君之时,也多名为“杨戬”,并有三眼神通
相信“遵循原著”的黑神话也会沿用“并无三眼”这一设定,这里的妖怪不会是杨二郎转世或堕落于此,那么身份可能是什么呢?
身份猜测
在黑神话中,因为之前的四渎失守,镇守江河淮济的龙子都变成了妖怪,我们可以推测,天宫势力必然失序,再由这一次疑似“小弥勒”的登场:
神情落寞
可以猜测目前的神佛可能有两个下场:
1.沦为妖怪;
2.进入轮回转世;(就如弥勒成了小孩,被黄眉占了去)
今天看到的这位三眼妖怪,好似并没有攻击的倾向(天命人敲门而入),极有可能是从神仙堕为妖却并没有为祸人间的立场,也就是并非小妖而是原本的神仙。
受到土地公指引,天命人才在此寻他。
那么是谁有三眼而又立场并非对立?
可能就是王灵官。
道教护法镇山神将
《历代神仙通鉴》说其为玉帝的御前大将,专司天上、人间纠察之职。民间有“三眼能观天下事,一鞭惊醒世间人”之赞。
而在原文中:
王灵官为“太乙雷声应化天尊”。
五百灵官之首席,镇山护法圣神封。
御前大将听仙帝,穹上平民司侍从。
三眼能观天下事,一鞭惊醒世间龙。
身披金甲红袍套,脚踏风轮怒视踪。
《西游记》第七回记载:这一番,那猴王不分上下,使铁棒东打西敌,更无一神可挡,只打到通明殿里,灵霄殿外。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,他看大圣纵横,掣金鞭近前挡住道:“泼猴何往?有吾在此,切莫猖狂。”
而其实力也接近于当时大闹天宫的孙悟空,护在灵霄殿外。
剧情猜测
那说了那么多,其实也要谈谈涉及到此处的剧情猜测,基于王灵官这样的“御前大将”也沦为妖怪,但其并非与天命人对立。可能是天宫遭难,被迫为妖,而其秉性正直不愿与妖怪为伍,在此隐居。实力大减,不得已半掩门而窥外来之人。
而结合他的身份进一步推测,如果他还“身为护卫”,可能门后正是沦落凡间的玉皇大帝。
而此行正是天命人受到当地的土地(或某位知情人)指引,前来寻求帮助。
(当然也可能所有推测都是错的,这里只不过是一个路边小妖)
结语
仅为简单的身份+剧情猜测,博君一乐,还有一十二日便可窥其全貌,切莫深究。